回復(fù) 藍(lán)山燈火 : 鄧超俞白眉組合迄今為止最佳作品,二人在體育題材相對難拍的條件下,仍然拍出了壹部挺“颯”的電影。尤其是鄧超,這次自導自演是下了真功夫了,電影壹氣呵成,節奏和情感的編排都很“颯”,表演上也貢獻出自己最近幾年最好的壹次發揮。而幾位年輕演員雖然外形上並沒有和功勛老將十分相似,但從神情形體上都還不錯地完成了任務,尤其是許魏洲,看完都沒有認出他演的是誰,頗令人印象深刻。相信電影壹定可以“逆風翻盤”?!?
回復(fù) 梅雨知時(shí)節(jié): 這部《媽媽女兒齊上陣第三季》《巴比倫》幾近對壹個時代乃至整個影史進行了回顧,技巧和調度尤其是大場景的景觀和人物調度如此恢弘簡直可以稱為奇觀電影。各種族各主角命運走向的敘事完成度也都很高,政治正確卻不惹人厭。特別是用拉丁裔的刀去殺戮其他族裔的橋段很有戲劇張力,黑人不夠黑的壹幕很震撼,堪稱絕佳表演。缺點是敘事太直給,生怕觀眾看不懂各種糊妳臉上,惡趣味也拉得太滿。結尾也太拖沓非要用蒙太奇拉出整個影史來蹭大腿,和《天堂電影院》壹比顯得很廉價。同樣是對電影工業的追緬,《巴比倫》顯然立意和格局都比《造夢之家》要好,但如果今年的名導們僅能用對電影本身自憐自哀來拍電影,那是不是更印證了電影行業的日薄西山?電影未死而挽歌大作,我們正如男主角壹樣,見證其夕陽西下、百年興亡。
回復(fù) 孤星入夢(mèng) : 我想 Laura Poitras 的能力並不在於「導演」或影像的想象力,而在與選題、跟題並且將講述的權力交還給拍攝對象,或者說是 activist 的工作方法大於 filmmaker 的工作方法,因此會顯著地呈現出「題好於片子」的感覺。在 Nan Goldin 這個例子中,藝術家的portraiture/私攝影實踐與呈現她的方式有了壹個很好的呼應,正如拍攝斯諾登時遇到的重重困難與他作為 whistleblower 所必須經歷的生活的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