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fù) 唐三醒 : 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趕路,不停地獲取,總怕獲取得太少,失去得太多。可是,我們誰能知道在“獲取”與“失去”的這兩條路上,我們到底能得到什麽,又會失去什麽?有道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每條路都有每條路的風景。妳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要後悔沒有走那條路。每條路都有每條路的風華雪月,每條路都有每條路的泥濘艱辛。只要我們看看《送行》中的胡老師,我們也許會更能清楚人生的意義。人活著,就該體現生命的價值。也許我們成不了壹個偉大的人,但卻能成為壹個高尚的人。我們要以道德操守的心靈自律和社會教化的自身文明來詩化我們的情感,采天地之正氣,珍藏於心,傳達於人,讓生命充實而絢麗?!?
回復(fù) 火中物: 這部《女兒國(guó)國(guó)語(yǔ)高清在線觀看》果然三觀很“法國”,風格很“侯麥”……不過論起碎碎念的有趣程度,蒙太奇間不經意的冷幽默,以及運鏡的自然感和色調的整體性,比起侯麥還是略遜些舉重若輕的功力;但這種“法式風情”十分突出的午後文藝片,在如今這個多少有點不正常的時代語境裏,真的很寶貴了;7/10分。
回復(fù) 夜摩 : 可以看成20到30年代的好萊塢浮世繪,也可以看成導演對壹個震蕩電影時代的旁觀。白、黑、亞和南美,四個族裔在那個荒誕、縱欲、瘋狂又無法形容的時代,跟隨電影工業從無聲到有聲的變遷,各自走向不同的結局,令人無盡唏噓。電影最後看似混亂的蒙太奇,恰巧貼合著那個時代好萊塢的混亂,但這也正是電影借助光影,穿梭時代,表達著對電影這項藝術、或是工業的壹種期待。看著男主角面對時代變遷後的影院淚流滿面時,真心希望電影不死,我們可以永遠面對大銀幕,永遠可以熱淚盈眶。。